十年信訪無果的錢明奇制造了江西撫州爆炸案,給那些曾經嘲諷他“你一直說要炸,幾年都沒炸”的官員一個血淋淋的教訓。 而以“微博開房局長”、“最牛工商局長”以及“郭美美事件”為代表的網絡反腐風暴,更成為一部分官員和機構的“噩夢”。 李莊案、夏俊峰案、藥家鑫案、徐武案這類法律事件的網絡傳播中,網友的態(tài)度凸顯出情緒化的特點,并以同情弱者為主要標志。這種對弱者的同情心態(tài)的深層原因是對公權力的強烈不信任。 食品安全與價格是拷問民生的兩座大山。食品安全問題自5月底曝光以來,可謂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”,在今年第二季度,以塑化劑為代表的各類“毒物”依然層出不窮。 短時間內同類問題不斷疊加,已然消磨了民眾對于解決問題的信心。但如果人們真的失去信心,政府將如何自處?這或許是隱藏在所有問題背后,對政府最為嚴峻的拷問。 政府輿情應對勝少敗多 對于輿情應對,政府不可謂不重視,但“信息不透明,手段不科學,態(tài)度不誠懇”卻是沈陽總結出的政府應對輿情危機的三大弊病。 例如,面對民生問題中的種種質疑,有關部門的回應卻常常讓人覺得“霧里看花”。在塑化劑排查中稱“抽檢的140多份方便面樣品,未發(fā)現人為添加塑化劑的情況”給人留下無限猜想空間。 另外,政府對諸多民生問題的回應“避重就輕”。菜價上漲,強調“市場規(guī)律”“天氣原因”,而對利益集團在流通環(huán)節(jié)中抽取的巨額利潤避而不談;塑化劑被曝光,調查結論語焉不詳,卻詳細列出“媒體黑名單”稱其報道在制造緊張情緒。在信息高度流通的網絡環(huán)境下,政府的說辭簡直一戳即破,對增強民眾對政府的信任感毫無裨益,倒添反感。 富士康爆炸、中石化百萬酒單等商業(yè)事件中,政府不但未能作為公正的第三方角色介入調查,反而成為企業(yè)及個人信譽危機“買單人”。 |
相關閱讀:
- [ 08-08]“網絡問政”如何制度化
- [ 08-08]甘肅日報:網絡問政貴在求真務實
- [ 08-05]網絡問政的幸?!熬W事”
- [ 08-05]網絡問政,宜將“活動”變常態(tài)
- [ 08-04]學者談“網絡問政”如何制度化:消除官員誤解
- [ 08-03]汪洋:民主黨派可探索“網絡問政”發(fā)揮優(yōu)勢作用
打印 | 收藏 | 發(fā)給好友 【字號 大 中 小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