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26日的《北京娛樂信報》以《93歲北大紅樓大修完工》為題報道說:“上周末,93歲高齡的北大紅樓結(jié)束了30年來首次大修。本次修繕著重于建筑本身的防護措施加固,可以說是對其‘內(nèi)臟’的一次大規(guī)模‘調(diào)理’,其中防火級別也在大修后達到了古建筑的最高防火級別?!?/p>
見證了北大百年悲喜沉浮歷史的沙灘“紅樓”,雖經(jīng)歲月風霜雨雪的風吹雨打,如今仍然巍然屹立,并得精心維修保護,如今煥然一新,實在令人欣慰。
北大“紅樓”的重修竣工,使我不禁想起那些已經(jīng)逝去的北大人和事,也讓我重溫了一次北大“紅樓”所孕育的北大精神。
北大精神是什么?這個問題,真是很難說清楚。我想以北大校長蔡元培作為切入點,試著來談?wù)勎宜斫獾谋贝缶瘛?/p>
蔡元培從1917年1月4日正式出任北大校長,至1927年夏出任國民黨政府大學院院長離開北大,前后正好是十年。
蔡元培校長所提倡的“兼容并包,思想自由”的辦學理念,似乎成了北大不是校訓的校訓,不是北大精神的精神。它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,幾乎影響了近一個世紀。
蔡元培主校北大時,旁聽與“偷聽”之風盛行。當時有“五公開”:一、課堂公開;二、圖書館公開;三、浴室公開;四、運動場地公開;五、食堂公開。
北大老校友朱海濤先生,60多年前就在《東方》雜志撰文《北大與北大人》,深情追憶了不少老北大的人和事。
他說:“讀書,則是窗明幾凈的北大圖書館,不論你是不是北大學生,絕對將你當作北大學生似的歡迎你進去?!?/p>
“最痛快的是求師。在這一點上,我覺得全國只有北大無愧于‘國立’兩個字。只要你愿意,你可以去聽任何一位先生的課,決不會有人來查問你,更不會市儈似的來向你要幾塊錢一個學分的旁聽費。所有北大的教授都有著博大的風度,決不小家子氣地盤查你的來歷,以防拆他的臺。因此你不但可以聽,還可以向教授質(zhì)疑問難,甚至拿長篇論文來請他指正,他一定很實在地帶回去,很認真地看一遍(也許還不止一遍),下一堂課帶來還你,告訴你他的意見,甚至因此賞識你,到處為你揄揚?!?/p>
北大從沙灘“紅樓”到燕園的“未名湖”,從北大的“蹭客”、“偷聽生”,到今天的“游學生”、“北大邊緣人”,北大的旁聽傳統(tǒng)至今未曾中斷,得到了很好的傳承,這是令人欣慰的。
我以為的北大精神,起碼要有以下三點:一是兼容并包,百川匯海,大氣磅礴,胸懷天下;二是思想自由,學術(shù)獨立,天馬行空,獨來獨往;三是社會擔當,學術(shù)公器,有教無類,傳播真理。
2001年4月28日,北大資深教授張岱年先生,應筆者邀請為“北大邊緣人”題詞:“追求真理,振興中華”,這也許是北大精神的一種體現(xiàn)呢!
傳道授業(yè)解惑,不論出身,唯傳播真理和社會擔當為第一要務(wù),這正是北大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之一。希望在精心保護“紅樓”的同時,更要精心呵護“紅樓”所賦予的北大精神,愿“紅樓”在新的時代,更加熠熠生輝,愿北大精神,更加發(fā)揚光大!
- 2009-10-23面對“公平焦慮” 北大讓人失望
- 2009-10-21從北大“旁聽貓”說到北大旁聽生
- 2009-10-10清華北大輸?shù)牟皇清X是淪陷的學術(shù)
- 2009-10-03北大“學術(shù)校貓”成名以后
- 2009-10-02北大“學術(shù)校貓”的前世與今生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