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av无码乱码中文_日韩激情一级无码毛片_国产91资源午夜福利_玖玖资源站最新地址2

相關評論:

美校園槍擊案中教師令人起敬

今晚 給孩子一個緊緊的擁抱

12月14日傍晚,就在康狄格州發(fā)生校園槍擊事件,死傷20多名學童和教師的當天,遠在西海岸的奧克蘭市的每一位學生家長和教師,都接到了校區(qū)打來的錄音電話。電話表明校區(qū)對槍擊事件的關注和同情,以及對本校區(qū)學校安全問題的重視。

其實,在校區(qū)表態(tài)之前,槍擊慘案的消息已經(jīng)在校園里傳開,學校已經(jīng)有所行動了。最主要的措施之一,就是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。老師們安撫學生情緒,向他們解釋本校的安全措施,讓他們相信自己是安全的。接著,老師們會在課堂上和學生們討論這件事,學生會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,提出困惑和他們的問題。

學生們首先關心的是,“到底發(fā)生了什么事?”“槍手打死了多少人?”“被打死的都是些什么人?”老師們從網(wǎng)上的新聞搜索中,找到對案情的最新報道,告訴學生案情的發(fā)生和進展。但是,學生問得最多的問題是,“為什么會發(fā)生這樣的事情?”“槍手為什么要殺人?”“他為什么找這些人來殺?”這些問題,老師們通常很難給學生們解釋。

校園槍擊案后,讓學生們提問,把他們把想法說出來,本身就有安撫作用。如果有學生覺得需要個別心理輔導,他們還可以約見學校的心理咨詢人員。為了保護學生的隱私,這樣的咨詢只是在心理老師與學生之間進行,內容不會透露給其他人。

對奧克蘭市學校的學生來說,槍擊事件并不陌生。奧克蘭市有的街區(qū)時常發(fā)生暴力案件,當?shù)貓蠹埳?、電視新聞中,?jīng)常有關于槍擊事件的報道。有的學生曾在他們居住的房子周圍,親眼目睹槍擊事件,看到有人被打死。這些事件雖然不是在校園內發(fā)生的,但和學生的日常生活很有關系。

去年某日,一個5歲的男孩在離我們學校不遠的一個鬧市區(qū)被槍打死了。我的一個學生目睹了事件經(jīng)過,她問我,槍手為什么要打死這個孩子?這種情況下,我總是盡量聽學生說,一來是我無法回答他們的問題,二來,提問和說話,對學生是一種心理舒解。學生們有時候比我們想象得要成熟,他們更能把自己擺在受難者的位置來想事情。有個學生說:“我的父母非常疼愛我,他們已經(jīng)給我訂購了圣誕禮物,不久就會寄到。我想那些在康州慘案中死去的孩子,他們再也收不到圣誕禮物了。他們的父母該有多傷心?!?/p>

校園暴力事件對美國學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傷害,槍擊事件發(fā)生后,學生似乎想知道每一個細節(jié),有問不完的問題,而老師的任何回答似乎都不能令他們滿意。心理學家把這種“刨根問底”解釋為是一種“絕望情緒”的流露。學生都還是孩子,他們刨根問底,實際上也是在擔心自己的安全。如果他們學校里沒有一個人——包括他們的老師—— 可以向他們保證,這樣的校園慘案絕對不會發(fā)生在他們學校,那么,其他地方發(fā)生暴力事件后,學校對他們的心理輔導和咨詢,頂多也就是亡羊補牢。

12月14日這一天,中美兩國先后發(fā)生了兩起令人揪心的校園慘案。

14日上午,河南光山縣陳棚村完全小學發(fā)生砍人事件,造成22名小學生和1名老人被砍傷。美國當?shù)貢r間14日上午,康涅狄格州一所小學發(fā)生槍擊事件,包括狙擊者在內的28人遇難。

兩起時間節(jié)點上十分相近的校園慘案在很多方面有著相似之處,如受害者多為低齡兒童、事發(fā)地為小學校園、犯案者或有精神異常、手持武器直接闖入校園行兇等等。甚至連它們引起的震驚,令世人感受到的悲憤,以及對事件的反思都不無交集。這使得兩起事件處理上的差異更明顯地呈現(xiàn),也更易于被比較。

晚些時候發(fā)生的美國槍擊事件迅速占領了全世界各媒體的重要版面,其中也包括了中國媒體。國內媒體以不同形式的專題,投入眾多篇幅地給予槍擊事件全方位的關注,從還原事件過程、兇手性格分析,到官方反應、社會問題剖析。相比之下,國內的光山傷人事件沒能受到同等關注,隨著時間的推移,相關信息增量不多,并有逐漸淡出公眾視線之勢。

必須承認,盡管兩起案件性質類似,但它們在危害后果上區(qū)別極大。另外,槍擊事件同時涉及美國社會存在普遍爭議的槍支管理問題,由此展開的可討論空間更為廣闊。然而,兩者在傳播過程中形成的關注度“落差”,恐怕不僅僅在于新聞熱度的取舍。

實際上,幾乎“并列”進入公眾視野的兩個事件,有著某種程度上事態(tài)處理的“競速”關系。雖然美國校園槍擊事件晚于國內砍傷事件十數(shù)小時發(fā)生,但事件始末、嫌犯背景、受害者名單,以及下至普通民眾、上至官方高層的各層面信息和反饋都以最快的速度公之于眾。

反觀光山傷人事件,不僅當?shù)卣磻t緩,而且應對事件的方式和態(tài)度可謂漏洞百出。比如,原定的新聞發(fā)布會無故取消,對媒體普遍采以回避。甚至有媒體報道稱連嫌犯姓名都出現(xiàn)差錯,還有教育局人員玩游戲、宣傳部人員認為追問嫌犯精神問題沒有意義等。據(jù)說當?shù)匾殉闪⒌摹?2·14”傷害案件處置領導小組,在過去的兩天時間,除了“有力”封鎖信息之外,還開展了哪些工作?事實上,既然連基本的事態(tài)組織管理都未見雛形,外界就更難奢求當?shù)毓賳T情感上的同情哀痛。然而,從另一個角度,情感上的無知無覺又反向促進了行動上的無所作為。

一定程度上,媒體報道轉淡源自消息獲取的困難。不過,此處所見的“內外有別”的關注真的那么讓人陌生么?客觀地說,國內媒體或多或少有一種格外重視異地新聞、國際新聞的傾向,久而久之,形成一種甚至不自知的操作習慣,進而延伸到社會層面,成為民眾的閱讀習慣、關注習慣。某種意義上,光山事件背后所透露的,其實是轉移視線的習慣如何形成。

或許在當?shù)卣磥恚馍絺耸录贿^是一起傷者眾多的事件,如果換作美國槍擊事件里死者眾多的背景,態(tài)度、方式、警覺性都會大為改觀。然而,參看福建南平等地的校園血案,足見持刀砍人暫無死亡的情況是多么“何其有幸”。攸關生命問題上的輕視、麻木、僥幸,會讓減少和避免的期望變得相當蒼涼。

法律并不會規(guī)定教師在危險面前必須救學生,可是救助弱勢的處于危險之境的孩子,是人性使然。

美國康涅狄格州桑迪·胡克小學當?shù)貢r間14日發(fā)生校園槍擊案,造成28人死亡,其中包括20名6至7歲的兒童。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發(fā)生在小學校園的血腥槍擊事件。

警方和媒體的消息透露,27歲的遇害女老師瑞奇·索托用身體擋住槍手射向學生的子彈。而桑迪·胡克小學的校長道恩·霍斯伯格也試圖阻止槍手行兇,最終被殺害。孩子們的表現(xiàn)也令人欽佩。發(fā)生校園槍擊案是不幸的,而事發(fā)之時教師身上閃現(xiàn)的人性光輝,學生的團隊意識,讓人于悲傷中感到一絲慰藉。

不妨來看槍擊案發(fā)生時,這所學校教師們的反應。來自央視的報道稱,倫達是一位幸存的8歲女孩的家長,她說幸好老師把孩子關在壁櫥里,讓孩子逃過了一劫。槍聲響起后,一年級的教師凱特琳·羅伊格則立刻將班級里的學生藏進教室衛(wèi)生間,她說,“如果有人哭,我就摟著他說,‘我們會沒事的,’我希望這是他們能聽到的最后一句話而不是外面可怕的槍響?!?/p>

而孩子們的表現(xiàn)也值得一書。事發(fā)之后,網(wǎng)上流傳著警察組織孩子們撤離的照片,只見孩子們低著頭,雙手搭在前一人肩上,驚魂未定的孩子們內心中充滿恐懼,但他們仍然是有秩序地撤離。

每個國家的校園安全事件,因國情不同而表現(xiàn)不同,但是面對災難的處理辦法,則有相通之處。前些年,輿論曾廣泛討論“范跑跑”事件,“范跑跑”的“先逃”理論,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。與美國槍擊案中教師們的表現(xiàn)相比,這樣的討論是對人性的矮化,法律并不會規(guī)定教師在危險面前必須救學生,可是救助弱勢的處于危險之境的孩子,是人性使然。

從這個小鎮(zhèn)被認為是最安全的社區(qū),長達300年沒有發(fā)生惡性事故看,該校老師、學生是對槍擊案沒有防患的,但是他們在這起事件的表現(xiàn),應該說得益于學校、家庭對學生規(guī)則意識、團隊意識的教育,以及學校、教師對學生監(jiān)護責任的履行。這是值得我國學校教育借鑒的,這樣的教育不是專門針對可能發(fā)生的安全事故,但深入、到位的教育會隨時顯示其力量。

□熊丙奇(學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