舉一反三 從城市化的雙重擠壓效應來看,很難消除城市化的主動效應,但是,采取一系列辦法來解決年輕人在大城市中的居住問題,卻可以有效消除城市化對結婚率的被動效應。 根據國家統(tǒng)計局和民政部的數據,從2013年開始,中國的結婚率逐年下降。2013年全國結婚率為9.9‰,2014年降低為9.6‰,2015年為9‰,2016年降到8.3‰,2017年再降到7.7‰,2018年中國結婚率只有7.2‰,創(chuàng)下2013年以來的新低。 結婚率下降是一個正?,F(xiàn)象 結婚率下降,首要因素是人口的年齡結構,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和老齡化的發(fā)展,結婚適齡人口的比重在相應減少,這必然會導致一般結婚率的下降。從這個角度看,未來中國的結婚率還會進一步下降。比如,2010年中國的出生率只有11.9‰,以22歲為結婚年齡來看,2010年出生的人口將在2032年左右進入結婚生育階段,自然會拉低那時的結婚率。 其次,結婚率與經濟發(fā)展息息相關。隨著中國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,逐步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,結婚率越來越低其實是一個正?,F(xiàn)象。因為經濟發(fā)展與城市化對結婚意愿有著“雙重擠壓”效應。 一方面是主動地使人不愿意結婚,這是城市化對結婚率的主動效應。相比農村,城市中的生活更豐富多彩;在陌生人的社會中也沒有了中國傳統(tǒng)社會中的“婚育勸說”,父母親戚的壓力也鞭長莫及等。 這些因素都使人不想結婚。有了不結婚的自由,選擇不結婚的人越來越多。 另一方面,城市化也使得很多人被動地降低了結婚意愿。或者晚婚,這就被動地降低了結婚率。 結婚率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是晚婚,這導致初婚時間的推遲。根據媒體報道的數據,從2013年開始,結婚登記公民的年齡段,由20-24歲占比最多,變?yōu)榱?5-29歲占比最多。結婚年齡的延遲,體現(xiàn)在每一年的數據上,就是結婚率的下降。 晚婚的一個直接原因是教育年限的上升,這其實是城市化的一個表現(xiàn)。一個人本科畢業(yè)大約23歲,如果再讀完研究生,到畢業(yè)時就已經26歲了。雖然讀研究生的人相對較少,但接受本科教育的人的確增加了很多。 1977年,我國的本科錄取人數是27萬人,過了20年,到1997年,這一數字才增加到100萬。1998年高校擴招后,本科畢業(yè)人數飛速增長,到2015年達到了驚人的700萬人。根據相關估算,本科畢業(yè)生已經占到了同齡人的20%。顯然,這就會推遲結婚年齡。 而且,年輕人在城市中打拼,工作忙、時間緊、沒有時間談戀愛。戀愛都顧不上談,結婚就更是遙遠的事了。此外,城市化也提升了婚姻對雙方經濟的壓力,比如高房價,就抑制了很多年輕人結婚的愿望。而且,婚姻還意味著生育,結婚后生子和育兒的支出也是一種壓力。所以,某種程度上,城市化也使人失去了結婚的自由。 |
- 2019-03-21廈門:老漢化名與“小三”登記結婚 原配告上法院
- 2019-03-21全國結婚率“五連降”:為啥這屆年輕人不愛結婚
- 2019-03-06女員工承諾暫不結婚 工作半年休婚假遭解聘
- 2019-03-06女員工承諾暫不結婚 工作半年休婚假遭解聘
- 2019-02-15和“同桌的你”走進婚姻殿堂 昨日僅思明湖里就有316對新人登記結婚
- 2019-02-15粵語話劇《結婚》等 方言演繹讓戲劇別具魅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