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授的笑容
www.fjnet.cn?2012-12-17 09:00? 張劍 辛木?來源:長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
教授的笑容 新聞背景:13日晚,中國社科院教授唐鈞做客央視《新聞1+1》欄目,在解讀兩起民工凍死事件過程中,唐鈞面帶笑容,被網(wǎng)友批為“冷血無情”。事后,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自己面相就是如此,自己的笑與對待此事的態(tài)度無關。(16日《京華日報》) 笑談悲情就是冷漠 張劍(四川綿陽 學生) 沒錯,誠如唐先生所說,逼人改變自己面容,是一件很尷尬的事。表情不是表演,就像動物在憤怒時會齜牙咧嘴,害怕時會毛骨悚然,高興時會手舞足蹈一樣,它都是個體內(nèi)心世界的外在反映,一旦被強制,就失去了本真。 但是,人又和動物有著本質(zhì)上的區(qū)別,人有情懷,有悲天憫人之心,能通過理性認知表達自己感性世界。不管是情緒上的傳染,還是感同身受的體驗,大部分人還不至于淪落到“笑談悲情事件”的地步。 農(nóng)民工被凍死,如此嚴肅的社會話題,其本應拒絕任何形式上的“嬉笑”渲染。唐先生聲稱自己面相如此,況且只是在談論政策,并不涉及對此事的態(tài)度。的確,剛性的政策與人之情懷并不成任何比例關系,先天長相也不是在一個節(jié)目中就能“即興”改變的。但唐先生似乎忘了,作為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的秘書長,其社會責任并不是“笑哈哈”地對現(xiàn)行政策進行一番解讀,而是更應看到這些不足背后,自己肩上沉甸甸的社會責任。如此沉重與嚴肅,又怎容得下那刻在臉上的笑容與回蕩在耳旁的“呵呵”之聲? 或許是政策與現(xiàn)實的距離太遠,抑或是唐先生只是把這個節(jié)目當成“業(yè)余任務”來做,他的一臉輕松,他置身事外的態(tài)度,都讓人心生悲涼。如果說,現(xiàn)行的《救助管理辦法》無法救助這些露宿街頭的農(nóng)民工,是政策上的“后天硬傷”,那么,沒能制定出相對完善的政策,沒能把他們從街頭拯救出來的政策執(zhí)行者,一心研究于“社會保障與社會救助”的唐先生,難道沒有半點自責? 在“感情冷漠與理性殘酷”的交相輝映中,唐先生一臉輕松地在公眾場合表達著自己的觀點。這種脫離人文情懷,徒具“笑話”觀感的表達形式,可見其內(nèi)心冷漠到了何種程度。 笑容不代表冷血 辛木(山東 教師) 唐鈞教授的笑容很容易令人想起那個因為在特大車禍現(xiàn)場面帶微笑而引起網(wǎng)友憤怒的原陜西省安監(jiān)局局長楊達才。其實兩者是不同的,唐鈞的“笑容”更多的是一種習慣性的職業(yè)微笑,而且是在解讀相關政策時表現(xiàn)出來的,不能輕易地和武斷地將唐鈞的笑容歸結(jié)到“冷血無情”上面。 許多人在公開場合露面或者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都會有些緊張,公眾人物也不見得會免俗,為了掩飾緊張,有些人便會采取微笑來加以掩飾,久而久之,這種微笑成為了習慣,即使是在談論一些悲劇性事件的時候,他們也很難迅速地改變。我們不能要求這些公眾人物能夠像電視主播那樣時時地根據(jù)事件的性質(zhì)來改變表情,畢竟,他們沒有受過專門的職業(yè)訓練。 另外,有些人天生就是一種微笑的表情,而有些人則天生就是一副哭喪臉。曾有過這樣的傳說:文革時期紅衛(wèi)兵對一“走資派”實施批斗,但該“走資派”總以一副笑臉對之,這令紅衛(wèi)兵們尤其怒不可遏,認為該“走資派”甘之如飴或者滿不在乎,便更加猛烈地批斗他,這令該“走資派”比他人多吃了不少苦頭。實際上那位“走資派”天生就是那副尊容,他正在心里叫苦不迭呢,哪里還會笑得出來? 退一步講,就算唐鈞的“笑容”不是面相使然和職業(yè)習慣所致,也不能說明他一定“冷血無情”。兩起民工凍死事件固然令人唏噓不已,但談論時未必就一定用沉痛的語調(diào)和哀婉的表情。筆者不止一次地參加過朋友親人的葬禮,在禮畢返回時,剛剛還悲痛欲絕的朋友有時也會微笑道謝道別——你能說朋友也是“冷血無情”嗎? |
- 責任編輯:鄧宇虹
- 打印
- 收藏
- 發(fā)給好友
- 【字號 大 中 小】
- 心情版
-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
- 查看心情排行>>
- [ 11-26]教授不當官才是學術的回歸
- [ 10-11]清華大學教授絕食決非個人之痛
- [ 10-10]改個簡歷,也需教授絕食抗議?
- [ 08-22]禹晉永的一批“兼職教授”是真是假
- [ 07-30]教授學歷造假沒什么好驚詫莫名
- [ 07-30]聘“造假教授”學校該擔何責
- [ 07-27]教授被辭與學術自治
- [ 07-27]倒下一個“造假教授”還不值得歡呼